| 標 題: | 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煥新提質實施方案 | ||||||||
| 索 引 號: | 11150300011554359H/2022-05721 | 發文字號: | 烏海政發〔2022〕28號 | ||||||
| 發文機構: | 工業和信息化局 | 信息分類: | 部門文件 | ||||||
| 概 述: | 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煥新提質實施方案 | ||||||||
| 成文日期: | 2022-08-11 00:00:00 | 公開日期: | 2022-08-11 09:20:40 | 廢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
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煥新提質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內政發﹝2020﹞26號)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煥新提質”部署要求,根據《烏海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烏海政發﹝2021﹞11號),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要求
近期目標:從2022年7月開始,集中利用2年的時間,在各產業園開展“煥新提質”整治活動。確保到 2024年7月底前,產業園綠化覆蓋率達到20%,園內雜物和垃圾徹底清除,主次干道兩側整潔干凈綠色;停車場項目建成投運,運輸車輛實現分流管理,徹底解決交通擁堵和車輛亂停現象;建筑工地及物料堆場規范有序,產業園和園內企業“四化”治理基本完成,環境面貌發生顯著改觀,基本改變“灰頭土臉”的落后面貌。
遠期目標:建立開發區“煥新提質”長效管理機制,逐步構筑起“環境優美宜居”、“設施低碳共生”、“生產節能綠色”、“治理高效智慧”的綠色示范產業園。產業園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固廢零排放(綜合利用處置率100%)、空氣無惡臭(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慢行道路遮陰比例達到80%,主次干道地面灰塵不超過10克/平方米,土地裸露單處面積不超過0.5平方米。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產業園公共環境整治
1. 本著“設計美觀、簡潔大方、節約成本”的原則,在合適位置設置產業園標志、標識、標牌,對破舊的、不符合有關規定和規范的標志、標識、標牌進行更換,提高公眾辨識度。(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2. 未經批準,沿街路燈、行道樹、護欄、圍墻等一律不得懸掛條幅、橫幅,確需進行公益宣傳的,須經產業園管理機構批準并規范設置,違規設置的要進行拆除。(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3. 進出產業園道路兩側視野范圍內的雜物和垃圾須徹底清理,嚴禁亂堆亂放、隨意傾倒,確保產業園道路兩側整潔干凈。(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4. 充分利用園內原有綠植,適當引進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節水耐旱植物,豐富產業園綠化生態景觀效果,原則上化工集中區總體綠化率不低于20%。考慮當地氣象因子,以低碳產業園為重點,設計合理的污染隔離帶和防護林,最大限度降低對周圍農田、水體、居民造成的污染,并將雨水收集功能作為產業園綠化工程的標準。(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自然資源局、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5. 各產業園主要出入口道路加強沿線綠化景觀設計,并注重與城區入口景觀節點控制,主干道路和支線道路兩側合理設計綠化帶,綠化帶內栽植林木的同時要盡可能配套種植地被植物,及時補植死亡、缺失的行道樹,合理使用防塵網,降低綠化區域揚塵。(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6. 實施產業園運輸車輛特別是重型運輸車輛道路分時分流管理。加強主次干道路面維護,及時解決路面龜裂、下沉、破損、路緣石缺失歪斜和井蓋下沉、彈跳、丟失等問題。在主要道路、人流量大的企業門口安裝減速帶,保證人車安全出行。將事故多發及人流車流復雜路段的路緣石以黑黃警戒色涂刷起到警示作用。雨雪特殊天氣要采取應急措施保證道路通暢。(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
7. 結合產業園功能布局和交通運輸實際需求,合理規劃建設停車場,全面整治解決產業園亂停車問題,提升產業園物流運輸效益和效率。化工集中區應根據產業特點、地域環境及相鄰用地之間的相互影響等綜合考慮,并應符合化工集中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規劃、綜合交通規劃及安全、環保、消防和衛生要求建設危險品運輸車輛停車場。(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
8. 積極推進產業園道路深度保潔工作,推行機械化聯合作業為主、人工撿拾為輔的環衛保潔作業模式,采取高壓沖洗、洗掃一體、人行道沖洗和人工快速巡回保潔相結合的作業方式,變“掃路”為“洗路”。(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9. 在產業園主次干道兩側、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合理設置分類垃圾容器,內部的垃圾應日產日清,外觀干凈整潔。加強對公廁、轉運站及周邊設施日常管理,優化保潔模式,設立環衛設施保潔責任公示牌,明確管理責任單位、人員,標明聯系和監督電話,同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10. 推動實施外露管道等設施美化工程,對產業園內所有外露管道、公共設施要定期除銹、噴漆、維護,精心設計噴漆樣式。(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11. 加大對涉水企業的巡查、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確保治污設施正常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
12. 實施產業園公共建筑亮化工程,根據各級財力狀況,能亮化的公共建筑都要統一設計亮化,加強產業園照明設施巡查管護,及時修復解決燈桿傾斜、燈泡損壞等問題,確保照明設施亮燈率不低于95%,適時對照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二)推進產業園建筑工地及物料堆場整治
嚴格落實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各項措施,做到“六個百分百,兩個全覆蓋”。
1. 建筑工地周圍標準化施工圍墻百分百,30%以上的墻面上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環境保護、工業發展和安全生產等宣傳。有條件的施工工地圍擋周邊要進行綠化,臨時性工地圍擋必須采用制式材料,確保安全美觀。(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2. 施工工地及料場料庫工程車輛出入沖洗百分百,駛出工地車輛必須將車身、車輪沖洗干凈。(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3. 施工現場及料場料庫出入口、道路硬化百分百,硬化長度不少于30米。(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4. 物料堆放苫蓋百分百,施工現場物料堆放要全部苫蓋,施工現場不得存放散裝砂石料、水泥等易產生揚塵物料。(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5. 拆遷濕法作業百分百,所有拆遷施工均采取濕法作業,嚴格禁止干法拆遷。(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6. 渣土密閉運輸百分百,渣土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運輸必須嚴格密閉,杜絕道路拋灑和揚塵產生。(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
7. 施工現場視頻監控全覆蓋,為嚴格監管施工現場安全、環保等工作,施工現場需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8. PM10檢測設備全覆蓋并聯網,為有效監督施工現場揚塵污染現象,施工現場需實現PM10檢測設備全覆蓋并與主管部門聯網,同時要對揚塵污染大氣環境的行為實行嚴管重罰。(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9. 對產業園內歷史遺留建筑工地及物料堆場進行深入排查,采取遮蓋、綠化、鋪裝、固化等防揚塵措施,并加強日常監管,及時更換破損抑塵網。(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三)推進企業環境整治
1. 統一對園內企業外圍實體墻進行修繕清潔及粉刷,由產業園管理機構統一確定色調,應與產業園整體環境相適宜。全面整治懸掛條幅、橫幅,張貼、噴涂小廣告亂象。(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2. 園內企業主體建筑立面進行統一噴涂,噴涂色調及內容應當由產業園管理機構按照所屬行業統一設計,做到簡潔、大方、美觀。(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3. 園內企業的辦公用房、車間廠房、職工宿舍、食堂等建筑物破損或臟污的要及時進行修繕清潔,并保證內部環境干凈整潔。廠房內空間布置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劃分作業區域和人行安全通道。陳舊的建(構)筑物要重新噴涂(設備外露部分也需進行粉刷),使廠區建筑整潔美觀。(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4. 實施企業亮化工程,優化設置園內企業各類標志、標識,所有入園企業均須在辦公樓或者廠房樓體醒目位置或頂部設計安裝企業名稱(logo)或企業文化標語等標識并進行亮化,有條件的企業要對主要建筑進行亮化,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應當以醒目發光字設置于樓體外墻,切實提升企業辨識度。(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5. 企業廠區內嚴禁堆放廢料和垃圾,已經堆放的廢料、垃圾要徹底清理。堆放的產品要進行整理規范,廠區設備、車輛等物品停放要整齊有序。廠區環境衛生要定期大掃除,保持廠區環境衛生干凈整潔。(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6. 大力開展企業廠區綠化美化,廠區內所有裸露地面必須進行硬化或綠化,原則上企業綠化率不低于20%。企業生產原料或產品必須進棚儲存。暫時沒有進棚儲存條件的要將原料整理規范后進行覆蓋,嚴禁原料露天堆放。(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7. 全面實行企業“門前三包”責任制。園內企業為“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責任單位,城市管理部門要督促企業落實“門前三包”工作任務,并定期監督檢查,建立問題臺賬,推動整改。(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8. 礦熱爐、鋼鐵等各類爐窯應保證除塵設施正常運行,并實現達標排放。需要二次收塵的必須配置二次收塵設備,且要達到良好的除塵效果。有燒結工藝的企業除塵必須達標排放。(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
9. 產生工業污水的企業必須嚴格按照處理工藝要求進行預處理,實現達標排放。對超標排放或偷排等違法行為要進行嚴厲懲處。(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
10. 企業粉狀物料(含廢渣)和易起塵的塊狀物料必須進行全封閉、密閉儲存;其他塊狀物料必須入棚入倉或建設防風抑塵網,安裝除塵設施。加快推進生產設備密閉化改造,對設備進出料、物料輸送、攪拌、固液分離、干燥、灌裝等過程,采取密閉化措施。(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
11. 加強企業惡臭氣體及VOCs排放管理,嚴格無組織排放監管,確保VOCs在線監測設施正常運行。(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
(四)推動化工園區封閉管理
按照“分類控制、分級管理、分步實施”的要求,結合產業結構、產業鏈特點、安全風險類型等實際情況,推進產業園封閉化管理,建立門禁系統和視頻監控,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學品等物料貯存、裝卸環節、人員、車輛進出實施全過程監管。(責任部門: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應急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
三、方法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制定方案(2022年7月下旬﹣8月10日)。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按照本方案要求,迅速制定具體整治方案,及時研究部署,嚴格落實責任,認真開展整治。
第二階段:全面啟動,集中整治(2022 年8月10日﹣2024年6月30日)落實各自承擔的工作任務,明確任務、標準、完成時限、責任人,采取強力措施,迅速掀起產業園“煥新提質”活動高潮。
第三階段:檢查驗收、長效管理(2024年7月1日-7月31日)。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對“煥新提質”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圍繞整治方案開展自查工作,對園內企業綜合整治情況進行全面驗收,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鞏固綜合整治成果,形成常態化管理格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分管副秘書長、各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市高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各區人民政府、市生態環境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等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各產業園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煥新提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高新區“煥新提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工信局,主要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推進“煥新提質”日常工作。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要主動承擔產業園“煥新提質”任務主體責任,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按照任務分工,制定周密的工作計劃,逐條逐項對標落實。對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和治理難度較大的問題,各成員單位要協同作戰,合力攻堅。
(三)保障資金支持。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要建立產業園“煥新提質”專項資金,并加大對產業園“煥新提質”建設資金的支持力度,同時充分利用社會資本,提升治理水平。市財政局要設立“產業園煥新提質獎補專項資金”,每年不少于1000萬元,用于獎勵排名靠前的產業園。
(四)加大宣傳力度。各產業園要采取在產業園主次干道和企業廠區懸掛宣傳標語條幅、利用電子屏播發宣傳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產業園“煥新提質”的重要意義、目標要求、方法步驟和主要措施,營造“人人參與,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
(五)嚴格督查調度。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對各產業園“煥新提質”工作建立年度考核機制,按年度對各產業園“煥新提質”工作進行考核排名,市財政局按照“產業園煥新提質獎補專項資金”的40%、30%、20%、10%依次對排名1、2、3、4的產業園進行獎勵。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區人民政府、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煥新提質”活動進展、質量進行全過程、不間斷督促和調度,定期向領導小組通報工作進展情況。
附件:烏海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煥新提質”工作領導
小組
附件
烏海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煥新提質”
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王繼平 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于 濤 市政府副秘書長
崔洪波 海勃灣區委副書記、區長
劉 虎 烏達區委副書記、區長
劉 兵 海南區委副書記、區長
楊慶遠 市工信 局黨組書記、局長
趙永飛 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書記、主任
成 員:武兵云 烏達區委常委、副區長
白智隆 海勃灣區副區長
陳海嘯 海南區副區長
齊青海 市財政局四級調研員
王東平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魏定立 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副局長
賀 峰 海勃灣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姜 星 烏達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張 東 海南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相關文件:政策解讀
上一條:
下一條: